5月26日,西吉縣吉強鎮湖濱社區居民郭玉英又念叨起來:“這周末,社區志愿者是不是又該來了?”簡單的話語背后藏著一個暖心的故事……
“現在哪有苜蓿?我想吃。”不久前,志愿服務隊隊長席小燕走訪時,84歲的社區居民郭玉英和68歲的馬金蓮老人不約而同地說。于是,席小燕在志愿者群里通知:“周五誰有空去摘苜蓿?”很快,10多位志愿者踴躍報名。
大家分好工后開始領任務。志愿者馬銀芳在社區食堂里做前期準備,和面、發酵、蒸制……不一會兒,熱氣騰騰的荷葉餅出鍋。此時,另一批志愿者們帶著剛采摘下的新鮮苜蓿也趕到食堂,馬銀芳接過苜蓿,立即煮菜、拌菜,動作麻利又熟練,很快一盤新鮮的苜蓿拌菜就好了,就著荷葉餅吃,別有風味。
下午,志愿服務隊帶著苜蓿菜、荷葉餅分兩組前往兩位老人家中。
“我給你洗頭、理發。”“我給你剪指甲、打掃衛生。”郭玉英是吉強鎮水岔村的移民戶,身有殘疾,行動不便,8名志愿者的到來讓她家瞬間熱鬧起來。
志愿服務隊快要離開時,郭玉英說:“搬進小區3年了,我沒出過門,但最熟悉、見面最多的是社區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我很感動。”好幾次,老人給每名志愿者發一顆糖,用這種方式表達感謝,希望糖的甜意傳遞到他們心里。
2017年從新疆搬到該小區的居民馬金蓮因偏癱導致行動不便。一進馬金蓮家門,志愿者們寒暄幾句后立刻開始拖地、擦玻璃、整理床鋪。
“嘗嘗您想吃的苜蓿、菜餅,味道怎么樣?”志愿者把苜蓿菜餅遞給馬金蓮,她邊吃邊笑著說:“味道真好。”
馬銀芳的廚藝可是遠近聞名的,她做的雜糧饃饃很受老人歡迎。每次看到馬銀芳上門,老人們都會毫不客氣地把她留下來,讓做完飯再走。“看到老人開心,我覺得所有付出都值得。”馬銀芳說。
2023年春節,居民劉曉琴看到一群穿著志愿服的社區工作者走進老人家中幫忙理發,她深受感動。去年,她主動找到湖濱社區,申請參加志愿服務活動。該社區黨支部書記馬曉玲表示,湖濱社區“石榴紅”志愿服務隊49名志愿者,定期為行動不便的老人打掃衛生、采購生活用品等,用實際行動傳遞溫暖與關愛。(記者 郭小立)